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0871-65199680
首页 博物馆介绍 漫游博物馆 新闻快讯 科教之窗 科研与收藏 服务中心 观众建言
检索 
 
   现在位置:首页 > 昆明动物博物馆 > 新闻快讯 > 媒体扫描
新闻快讯
我馆动态
媒体扫描
揭开“黑精灵”的神秘面纱
2015-05-22 | 作者: | 来源: |【小  大】【打印】【关闭】
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怒江金丝猴不超过500只,已被列入极度濒危动物名单。它从何而来,目前的生存和保护状况如何——
揭开“黑精灵”的神秘面纱
 
 
 
 

 

 

    本报记者  伍平  文/图

    核心速读

    它是金丝猴,却没有“金色霞帔”,曾是当地百姓眼里的“黑猴子”。它是继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之后近100年来被确认的第五种金丝猴——怒江金丝猴。由于种群稀少、不为人所知,专家估计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怒江金丝猴不超过500只,已被列入极度濒危动物名单。怒江发现新的金丝猴物种刷新了生物学研究历史,也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新的期待。

    5月16日,在两场活动上,怒江金丝猴“闪亮登场”,成为科研机构与科技爱好者的目光焦点:一场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怒江州林业局携手出版《黑色精灵——怒江金丝猴》科普书籍的签约仪式;另一场是随第11届“公众科学日”揭序的 “黑色精灵—怒江金丝猴”专题展。

    怒江金丝猴的发现与上次被科学命名的第四种金丝猴——越南金丝猴相距99年,这一物种由苏黎世大学托马斯·盖斯曼教授于2011年正式在《美国灵长类学报》发表。时隔一年,该学报又发表了中国灵长类专家组组长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首席科学家龙勇诚教授和怒江林业局合作撰写的有关怒江金丝猴发现的科学文章,怒江金丝猴也因此得名。

    随着其存在公诸于世,“怒江金丝猴本来就在高黎贡山,还是从缅甸来?还有多少只?它目前的生存和保护状况怎样?”等一系列疑问纷纷而至。活动主办方——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及下属相关部门,希望借助活动的开展,共同关注与呵护怒江金丝猴的生息繁衍,激发更多人去怒江大峡谷原始森林探索世界的未知之谜。

    是中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

    2010年初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组织在缅甸克钦邦东北部收集到完整仰鼻猴尸体标本,2011年10月中国基层的林业工作者首次以手持相机方式拍摄到世界上首张清晰的金丝猴新种活体照片,经中外专家鉴定确认两次发现同属第五种新物种。

    2010年,怒江金丝猴被科学命名。但是中缅接壤使得怒江金丝猴身份扑朔迷离,它是“中国居民”、“缅甸居民”还是“跨境居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怒江金丝猴与滇金丝猴之间不存在冠名中的“滇(云南)”与“怒江”一般的对应隶属关系。

    此前,世界上公认的金丝猴有4种,按照科学命名时间依次为川金丝猴(1870)、滇金丝猴(1897)、黔金丝猴(1903)、越南金丝猴(1912)。怒江金丝猴的确认意味着金丝猴家族喜添新丁。后经专家通过野外调查走访后发现,怒江金丝猴分布在中国怒江与缅甸东北部,其余4种猴子中,除越南金丝猴仅分布在越南北部,其余3种均为中国内地特有分布种。怒江由此成为同时拥有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的唯一地区。

    与滇金丝猴是不是“亲戚”?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金丝猴是生活在四川、陕西、湖北和甘肃的川金丝猴,因身着缕缕金丝般的柔软长毛而得名“金丝猴”。 金丝猴的共同特点是鼻梁凹陷,鼻孔显著上仰,与面部几乎平行,俗称“朝天鼻”。此后,凡仰鼻猴属动物都被称为“金丝猴”。而傈僳语称怒江金丝猴为“弥阿”,即“鼻子朝天的猴子”,具备金丝猴的共性。那么,新成员怒江金丝猴与其他种金丝猴究竟是怎样的亲缘关系呢?

    生物学界第一次从分子水平上确定中国境內发现了新的金丝猴物种。张亚平院士和云南大学于黎教授合作对采集到的怒江金丝猴粪便进行了DNA检测,将它的DNA序列与已知的四种金丝猴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它与越南金丝猴相似度最低,为92.2%;与滇金丝猴相似度为96.7%。与在缅甸发现的金丝猴新物种相似度最高,达到98.2%。结果显示,怒江金丝猴为中国金丝猴新种群。

    此外,怒江金丝猴生活在怒江以西,而滇金丝猴生活在与怒江大致并行流淌的澜沧江以东,两个种群之间隔着两条大江,怒江金丝猴的存在起码有100万年,由此推断,两种金丝猴的生殖隔离可能在60万年左右。中外专家在德国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基因实验室里进行的基因分析结果也显示,怒江金丝猴与滇金丝猴的基因差异已存在约57万年。

    科学研究有无新进展?

    由于怒江金丝猴的发现较其他金丝猴晚了一个世纪,人类对它的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几乎为零。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保护和研究,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为了加大对这一新物种的研究力度,2013年,怒江州林业局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2013年~2015年期间,按步骤开展怒江金丝猴遗传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行为生态学等全面研究,截至去年,项目组已基本掌握了春秋季节怒江金丝猴活动的大致范围及怒江金丝猴的25种食物。科学家发现,怒江金丝猴具有随食物、季节和天气变化迁移的特点,每年四五月箭竹萌笋时,上移至箭竹林活动,其余时间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活动,并有夏季上移、冬季下移,晴天上移,雨天下移的规律。猴群很少下地活动,多数时间栖息和排便于陡峭山岩上。通过采集植物标本、调查猴群活动区域及走访部分群众,科学家得到了怒江金丝猴的“食谱”,包括杉科植物、杜鹃花科植物、壳斗科植物、五加科植物、五味子科植物等的果实、花、芽、嫩叶、嫩茎以及竹笋。

    2013年9月21日,泸水县成功收容拯救了一只雌性怒江金丝猴活体,为了让这只世界唯一可供研究的怒江金丝猴生活在原生态野生环境中,怒江州林业部门及时把这一活体安置在与其生活环境相似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姚家坪管理站,并修建可自由活动的仿野生环境居所,安排专人进行看护,定时进行投食和观测记录。目前该猴身体健康,进食和排泄正常。2013年9月29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采集血样后开展了怒江金丝猴DNA基因组测序。

    保护状况如何?

    近年来,伐木、修路、偷猎等人类活动正严重威胁金丝猴家族的生存,使其一直以来都徘徊在濒临灭绝的边缘。据昆明动物所专家介绍,川金丝猴目前仅存20000余只;滇金丝猴数量在3000只左右;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已不足1000只;而刚命名的怒江金丝猴则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世界范围内不超过500只,种群数量不容乐观。

    据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县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对于怒江金丝猴的保护,最大的困难还在于由于中缅两国相邻,国土接壤,怒江金丝猴往往迁徙于两国间,保护起来有些困难。其次,由于泸水县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低等因素,导致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程度深,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各种威胁。据了解,泸水县自然保护局将在原有取得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继续认真开展好怒江金丝猴野外调查研究工作,以保护区姚家坪管理站为依托,以保护研究怒江金丝猴为抓手,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全力打造姚家坪国家级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2010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邮编:650223
电子邮件:   滇ICP备05000723号